⏲
我们常常陷入一种奇怪的困境:明明拥有许多闪光点,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。这种自我怀疑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——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掩饰缺点,以至于无暇欣赏自己的优点。就像站在一面哈哈镜前,扭曲的影像让我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。
⏱
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缺点如此敏感?社会对“完美”的追求无形中放大了我们的焦虑。从小被教育要“改正不足”,却很少被鼓励“发扬长处”。于是,我们习惯了将目光聚焦在不够好的地方,甚至为了掩盖这些瑕疵,耗费大量精力去伪装、去迎合。比如,一个不擅长公开演讲的人,可能会反复练习表情管理,却忽略了自己在倾听与共情上的天赋。
⏲
掩饰缺点的代价,是自我认知的模糊。当我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“如何不被发现”上时,便很难客观评价自己。心理学中的“自我损耗理论”指出,过度控制行为会消耗心理资源,导致认知能力下降。简单来说,越是想隐藏弱点,越容易感到疲惫,甚至忘记自己原本擅长什么。
页码:下一页